告别了帕尔纳斯的诗人们——中国新诗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转向
唐君毅对“中国艺术精神”的新阐释 孙琪;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8年
怀旧的悲情、诗意的唯美——电视连续剧《橘子红了》赏析 孔秋梅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4年
被误读的“后朦胧诗”群体——对“后朦胧诗”的重新认识 李晓梅;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7年
《蔓聚奇赋》“戛戛独造”说悬解 谷春侠;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7年
唐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刘淑梅,李晶-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1995年
论元代散曲的语言特色 李迎新;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7年
汉地佛教石窟造像研究 何鑫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5年
汉地佛教石窟造像研究 何鑫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5年
唐代乐舞文化与乐舞诗综论 杨冬梅-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5年
拓跋鲜卑与敦煌早期艺术 张子中-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1996年
女性历史的个人话语 戈小燕- 当代电影 -2005年
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写作原则 高瑞春- 思想战线 -2003年
回首中的名与实——“后新潮诗”后现代性的艺术再探 张立群,王君义-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-2003年
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与九十年代以来诗歌的变化——对九十年代以来诗歌的再认识 赵彬;苏克军;-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-2007年
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述评 刘云兰;陈斌;- 井冈山学院学报 -2007年
新状态小说的叙述视野 何桂英;- 平原大学学报 -2007年
后朦胧诗与后现代主义 陈连锦;-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-2008年
诗美流变与未来走向──对近20年来中国新诗的观照 吕汉东- 海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-1997年
从消解走向逍遥的无地彷徨——20世纪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反思 李润霞- 社会科学辑刊 -2000年
后现代主义与中国“新生代”诗歌 罗庆春,尤雪茜-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-2001年
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
西安市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内
029-85246378 技术支持:同方知网(北京)技术有限公司